导师专访:伦艺CCI跨界交互,做“不被定义”的设计师!

2022-07-14 08:25 免费咨询:400 696 6006

Corrine导师倾向于在交叉学科的探索中产出新兴课题,日常会接触大量的新研究和开发机会。尤其擅长多感官和跨感官创作,模糊虚拟与现实间的界限,为参与者带入“非脚本游戏”的沉浸式体验。

伦艺-CCI创意计算研究所

MSc Creative Computing

 

「 交互设计」从产品跨界交互!

 

Q:当时为申请CCI做了哪些准备?

 

我申请的时候CCI是一个刚开设不久的新专业,对这个专业的了解比较少,为此我做了大量关于专业的调研工作,在官网仔细研读了课程大纲和课程内容介绍,以及往届学姐学长的就读体验。

Corrine导师作品

/Unity游戏环境设计

 

作为本科为产品设计的我来说,并没有编程背景。但是在准备申请CCI之前,我还是专门学习了Touch designer和Arduino 进行大量的实践和练习,来完成相应的申请作品集。

 

Q:在就读期间印象最深的事或者感受是什么?

 

在学习方面,最深刻的就是国外教学方式,学术氛围比较自由。每次跟导师Tutorial之后,他总会问一句:“你是什么样的想法?你觉得怎么完成会有意思?” 。

 

学校和导师都不太会限制你的课题研究方向,作为学生,能深刻体会到这个课题的自主性,很容易有强大的自我驱动力。

周末在Camberwell校区附近最近的公园BBQ

 

除此之外,在英国的这段时间里,难以忘怀的是沉浸式的艺术氛围。亲眼见到了那些反复在网上浏览的名家真迹,看完展览,停留在泰特艺术馆门前,听完一曲钢琴演奏。

或是旅行途中停下片刻,聆听穿着苏格兰裙的男人演奏风琴。或是压马路走进隧道感受正在进行的涂鸦绘制。或是路上的陌生人很乐意跟你分享他的摄影作品、手绘作品等。

 

Q:可以分享一下您最近的设计项目嘛?

Corrine导师作品

/基于Arduino的交互设计装置

Name: If These Trees Could Talk;

Materials: Arduino, branches, wire

 

人类的历史之所以能延续到今天,就是因为有了大自然的滋养和馈贈。

 

然而安逸使人类变得贪梦,其至滥伐树木,因此我将 Arduino传感器与树连接起来,当体验者触摸树枝时会听到树倒下时的“尖叫"声。它强调了体验者和树之间的联系,希望提醒人们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

做一些有意思的实验

 

装置的形式是悬挂式的,如果没有参与者的时候,树枝就静态悬挂着,在远处观看,由于铝丝悬挂使得他们像一颗完整的树,但当你走进才会发现,每一根树枝都是断开的,他们的横截面都是被锯开的痕迹。

 

当人们触碰它的时候,仿佛就是触碰树枝的伤口,你可能感受到这棵树在尖叫和颤动。

想要制作这件装置是始于我看过的一项科学研究:当人受伤时,身体里的细胞会提醒我们的神经释放神经递质谷氨酸,这会使我们大脑的一部分释放肾上腺素,从而发觉疼痛,做出反应。

研究员在记录毛毛虫啃噬树叶的过程中发现,虽然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但是当他们受到攻击时,也会做出反应。

 

这让我反思,由于乱砍滥伐对环境的危害很大,会造成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风沙加剧,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结合之前的研究,我就将树的感受拟人化,希望让人类也听到自然感受到疼痛的声音。

 

Q:学习交互给您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交互专业可以接触到不同学科不同领域背景的同学,可以进行跨专业的合作项目,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思想碰撞。

同时,由于交互的表现手段极为丰富,学习交互对自身的硬件软件的能力提升会有极大的帮助,不知不觉中就成为六边形战士。另一方面,带给我一些深入的交互审美体验和知识,让我可以从更精细同时又更广泛的角度去欣赏艺术作品,开拓眼界。

 

Q:现在新兴技术发展很快,您觉得交互的未来发展会呈现怎样的趋势?

 

学习交互方向将会了解创意代码知识、学习使用各种交互硬件、结合编程打造互动装置和⾳画互动系统、了解最先进的XR技术并结合场景制作未来互动作品等等。

Corrine导师作品

/Equipment: Kinect 2.0, LCD screen;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Unity 3D

 

未来的产品、新媒体、实验、装置艺术等各种方向都是交互可以涉及的。优秀的交互设计师可以进入全球顶尖的⾼科技⾏业,如数字娱乐业、先进制造业、智慧服务业、数字⽂旅和智能建筑业等等。

 

 02「 作品集 」交互作品集准备?


Q: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作品集导师?

 

我属于比较乐于分享经验的那类人。作品集导师需要不停地向学生输出知识,因此要求有更广的知识量,这也会推动我去进行自我充实,不断积累专业领域和教学上的经验。

另外,我很喜欢教育和接触学生,很多学生充满创造力和独特的想法,她们热情,积极,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总能碰撞出新的火花,这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其次,我觉得这个行业最大的成就感在于能够帮别人实现梦想,听到学生告诉我收到offer,我自己会和他们一样开心!

 

Q:优秀的交互作品集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有明显的个人风格,拒绝模版化;

不重复别人的设计,要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完整的设计流程:灵感、调研、过程、结果。

 

在创作中可以不断问自己几个问题:

why:我为什么要做?

what:我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who:解决谁的问题?

how:我如何思考并解决的?

作品集不是同类型项目的堆砌,尤其对于交互作品集来说,一个作品需要体现你一种或多种能力,需要懂得扬长避短。

 

交互学科是一个跨领域的学科,不同项目可以进行不同能力的展现:调研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视觉传达能力、逻辑架构能力、原型图绘制能力、交互硬件编程能力等。

 

Q:您会怎么解决在创作中遇到的瓶颈呢?

 

给自己休息的时间,调整放空一下,“清倒”一下杂乱无用的想法。浏览一些优秀的作品,比如看书、逛美术馆。

最喜欢艺术家之一Bruce Nauman的展,以学生票5磅就可以看,伦敦有很多享受学生优惠的展览音乐剧等活动

 

● 第一个方法是:转移注意力

 

大部分瓶颈的产生往往是我们陷入某种思维的死角,想不通,想不到,从而有了严重的无力感。

 

这个时候,我会给自己休息的时间,调整放空一下,“清倒”一下杂乱无用的想法;浏览一些优秀的作品,比如看书、逛美术馆。从而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感兴趣的地方,完全忘记这件事情。当我忽然想起时,往往就是我突破瓶颈的时候。这是我经常感受到的。

 

● 第二个方法是:学习新知识

 

适当浏览优秀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寻找灵感,学会欣赏和学习别人的创作方式和媒介,有时候当我学习了一种新的创作方式时,也拓宽了自我认知中设计的边界。那么所谓的瓶颈期就不在了。

 

其实不断学习,就是突破自身瓶颈甚至“一劳永逸”地避免出现瓶颈期的可能。

 

Q:对于想要学习交互的学生,您有什么建议?

首先,需要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网上关于交互设计的文章多是碎片化的知识,不能在你的头脑中形成体系,所以读书或者建立知识体系是很必要的,在理解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才能初步形成一个关于交互设计的知识体系。

 

第二,前期可以大量观看交互相关的作品。

 

交互作品的种类十分广泛,也是一种比较开放的艺术手段,收集几个不错的交互设计的网页或者是你喜欢的艺术家的作品,思考自己在作品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思想和情感。学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养成日常积累和思考的习惯。

 

第三,多做,多实践,多听反馈。

 

尽可能地探索你感兴趣的话题和主题,不要害怕真正深入研究,追随你的好奇心,但要保持开放和怀疑的心态看问题。

 

最后,可以适当接触一些编程软件和硬件。

 

例如madmapper,touch designer,Arduino等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可交互的编程工具。虽然设计师/艺术家不需要像程序员一样拥有无敌的编程能力,但需要让自己准备好一个随时都能被自己的设计概念调动的技术信息的知识框架。

 

Q:分享一些让您印象很深的设计师或作品?

● 美国艺术家 James Turrell

 

在他的作品中,无论是装置还是雕塑都充满了光,他打造了一系列的光绘空间,置身其中,对色彩的感受将被无限放大。他的作品就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一样,让人感到震惊,充满了科技感和未来感。Turrell是一位艺术家更是一位光学研究员,一生致力于研究光线与空间的关系,让光和人互动。

SkySpaces系列

 

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是SkySpaces系列。在这个系列中,Turrell在房间的天花板上开了一个天窗,天空空间可以是独立的结构,也可以整合到现有的建筑中。孔径可以是圆形、卵形或方形,窗户的边缘非常薄,可以产生超现实的效果,尤其是与房间的照明方案结合时。天花板由LED发出不断变化的色调照亮。

James Turrell

 

● 多媒体和装置艺术家 Tony Oursler

 

他的系列作品描绘了一个不可避免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自助,新时代计划被融合或转移到人工智能系统中,形成了一种奇异的,无法预料的,幽默的和令人不安的世界。

Tony Oursler作品/Focus Booth

 

在这些独立机器人旁边,还摆放着他的面部识别系列的壁挂式作品,这些作品嵌入了描绘嘴和眼睛的视频屏幕。人脸带有人脸识别映射算法的标记、节点和几何模式,将人类表情的唤起与高效的电子profiling算法配对。

人工智能(ai)带来了许多关于我们与技术共同进化的问题。艺术家将技术视为我们自身本体、信仰系统和欲望的反映。

 

我们的创造物会取代我们吗? 或者我们将进入一个拥有无限知识和成就的乌托邦世界? 从艺术家的角度来看,我们生活在这两个问题之间,人工智能开始以许多平庸而迷人的方式进入我们的世界,留给猜测而不是答案的空间。

 

● Anicka yi

 

Anicka yi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与“新唯物主义"哲学产生的共鸣。

 

其中包括:对身份中所包含的政治属性的话题再次回潮、对技术的恐惧而产生的异常兴奋感、对虚构情节的狂热,以及她所使用的一些古怪的、甚至活体材料进行创作。

Anicka yi作品

/In Love with the World

 

这个装置曾在伦敦TATE博物馆展出,机械水母会自由在展馆内移动。

Anicka yi作品

/Biologizing the Machine

 

Q:您未来的计划和方向是什么?

 

尝试更多的技术手段,比如:3D 打印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LED 硬件技术、投影技术、全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触摸屏技术,提升自己的思维活跃状态,常更新最实时的交互讯息分享给学生。

EBEN交互/Corrine导师

 

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充实自己的生活,保持一颗真诚、灵动、赋予人文精神的强大内心。



采访编辑/阿诺

学员作品/图像等

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Corrine老师的专访就到这里啦

但对于交互设计探索与揭秘才刚刚开始

 

 7月21日 18:00-19:00 

CCI专业申请+专业发展揭秘分享!

添加 一诺 小助手预约报名

了解更多交互留学申请/作品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