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优秀学员案例专访,为大家分享的是拿到伦敦传媒学院、伯恩茅斯艺术等offer的视觉专业的YUHAN同学,LCC作为视觉传达专业申请的热门院校对申请者的作品集有些偏爱呢?下面,我们来一起研究一下吧。
YU HAN
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LCC
艺术指导-硕士
湖北工业大学
视觉传达-本科
录取 OFFER
伦敦艺术大学传媒学院
MA Design for Art Direction
伯恩茅斯艺术大学
MA Graphic Design
金斯顿大学
Communication Design:Graphic Design MA
- Part 1 -
“视觉艺术”就是表达与传递
Hi,我是平时喜欢画一些乱七八糟的画,最近掉入RC遥控模型怪圈但是始终弄不明白如何设置舵机的YuHan。
我是一个“不太规矩”的人。相比各种传统行业或多或少遵循制度和规则行事,艺术设计在我眼里则更多代表了创造和打破规则。丑与美的界定基于不同生活背景人群价值观下的主观喜恶,也因此没有固定的标准。
我自己对于视觉设计定义其实很简单,除去一些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这个专业可以说是“随心所欲“——可以非常彻底的表达自我,我想这应该是我喜欢它的原因。
项目一:ANTI-ANTI平面设计
表达的手段也是自由的。我平时会用文字记录想法,甚至暗自比较过文字与图像在“表达”上的优与劣,但结果却是无法比较。其中的共通之处在于,文字可以属于视觉,视觉设计也可被归类为文字,他们都是个体在进行“自我表达/叙述”时的一种手段。
项目一:ANTI-ANTI艺术装置的表达
我将表达自我分为两个词,一个是表达,二个是自我,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便是我所认为的终极目标。虽然目前不论在文字亦或是视觉设计上均未有显著建树哈哈,但至少找到了自己清晰的方向,这个方向感是视觉设计带给我的。
项目一:ANTI-ANTI装置的视频展示
因为不局限于表达的形式,所以有了想法之后我会设想很多——如何去将这个想法表达出来?这一步其实是比较自由的阶段。装置、影像、平面图形等等都是我可能选择的方式。
在我的认知中,视觉设计是表达,是设计者/创造者与观众之间的传递,任何设计手段只要能成功呈现想法就是好的。避免将认知局限在“视觉图形”中,这样会丧失很多意想不到可尝试的乐趣。
- Part 2 -
作品集中的设计动机
在我这次申请研究生的作品集中,设计动机可以说是非常之明确:身体。
项目三:INWARD/内心
在过程中我发现构建我整个思维论证方式的一大基本要素就是“人”本身。人体由物理的血肉及精神的思维共同构成,以身体展开可以分为不同语境,一为灵魂主体语境,二为身体主体语境。
项目三:INWARD/内心
我这次更多是站在身体本体论角度做的思考,我认为灵魂归属于身体,这里的身体便是我所有作品的设计起点。也由此发散为一系列议题,在主观议题中我思考什么样的身体能称之为美,在社会议题中我讨论为什么有些身体能被称之为美。
项目三:INWARD/内心
整个准备作品集的过程中,于我而言最难的地方便是想法,也就是上面的设计动机。这是我比较在意的点,在前期阶段着实受到很多困扰,这个阶段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能不断的与自己对话找到自己真正在意的东西。这一步解决了剩下的都是较为容易(尝试和实践)的地方啦。
项目二:BEAUTY/雕塑作品
另外,建议大家一定规划好自己的时间,感兴趣的学校专业开放截止要安排好。我这次卡着ddl准备,到后期就特别焦虑。
在准备作品集的过程中,馨文老师给了我太多帮助,在这里想说一句真的十分感激她。 我能够“侃侃而谈”的设计动机就是她带领我一步步发掘的。
武汉校区的高空“风景”
好导师有非常多的优秀特质,比如细心,耐心,有学识,负责任,这些就不一一赘述了。
馨文老师带给了我方向感,我私自认为这一点比以上每种特质都宝贵得多,也可能是这些优秀特质融合在一位老师身上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虽然我认为我们的关系或者相处方式很像朋友,但我更愿意称老张为老师,她是一位真正的老师!
- Part 3 -
美不止一种形式,它以任何形式抵达
在这次作品集里,我最喜欢的是作品中的摄影项目,非常直观的展现了人的身体。这个项目的出发点是对于社会现象的一些思考。
项目二:BEAUTY/摄影作品
大家要求女生要美,要瘦,要身材好,所以,谁是大家?谁提出了这些审美定义并被社会上大部分人接受乃至女性本身?
在调研和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古以来的父权环境,和身处这样社会关系中对女性的审视与要求。另一方面除了外界对女性的曲解与歧视,女性本身也对自己存在误读,或者说默认。
项目二:BEAUTY/制作的过程
今天的社会看似很包容,它接纳了更多元化的东西,但在接纳的同时也暗自为此贴上标签。这里拿“女权”这个单词举例,为什么会有男权女权斗争问题?为什么一切都被定义?为什么大家都生活在“盒子”里?
在媒体泛滥的呼声和大量同质化信息灌输中,就连人体审美都逐渐抽象,空洞,面具化。在这个项目里,我采用了铁艺,泥塑,摄影,制作短片等多种不同方式艺术化表达我自己的心声:美不止一种形式,它以任何形式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