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跨专业申请摄影专业并收获UAL伦艺面试官青睐?

2022-08-17 09:51 免费咨询:400 696 6006

因为奶奶喜欢用相机记录生活,给我们今天的案例故事主人公起到了很好的摄影启蒙教育。也因此李同学在申请硕士时选择了跨专业申请摄影,从大二开始,决定了要去伦敦深造,目标就是伦艺。并成功拿到了 伦艺坎伯维尔艺术学院 MA Fine Art:MA Photography的录取offer。

本期案例故事为大家分享的是收获UAL坎伯韦尔学院+英国金斯顿大学 摄影专业 offer的李同学。

 李同学 

 

四川美术学院

设计教育/空间设计 本科

 

GPA:87

 

收获OFFER

 

伦艺-坎伯韦尔学院

MA Fine Art:MA Photography

英国金斯顿大学

MA Photography

 Part1.摄影只是一种媒介 

 

Hi,我是本科在川美读设计教育的李同学~ 在大学期间我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严谨的规范的设计师,相反我更擅长也更喜欢构造情景与概念。

而摄影是我从小的爱好,大概是奶奶喜欢用相机记录生活带给我了摄影的启蒙教育。也因此我在申请硕士时选择了摄影这个我一直喜欢的方向。从大二的时候我就决定了要去伦敦深造,目标就是伦艺。

Other Work/以文字(诗歌)和视觉环境意象(风景),通过书法与摄影的形式进行对“人类表达情绪方式”的探究

 

在我的认知中,摄影更像是一种媒介,而不是单一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可以结合装置,雕塑,行为艺术等多种方式。可以说摄影是我主要的表达手法,但并不是唯一的,它像是我的感知世界的器官。

 

从高中开始我受到Bernard Falcon和Arrant Watts的概念摄影启发,开始从所谓的“日常摄影”或者说“记录式摄影”转变为创造概念,图像输出。

 

“按下快门时感受到的快乐,和成果呈现时的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

Welcome to My Social World/欢迎来到我的社交世界


在这次的项目创作中,我也尝试了一些小型装置的表达方式去结合摄影输出。面试UAL的时候,我向面试官提出了自己的意愿:“我很乐于去尝试新的媒介,尤其是装置艺术”。

从自身恐惧症这个话题开始,选择社交恐惧症为一个社会现象去进行探讨

 

作品集因为开始得早,我准备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足的,但跨专业学习要同时兼顾学校作业,和机构的摄影课程,以及准备自己申请的Project,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作品集的制作过程和学校作业完全不一样,需要做很多前期调研、寻找参考、Sketchbook、实验拍摄、定方案、正式拍摄以及后期处理... 适应这样的创作方式让我花费了一些时间。

日常合集

 

我属于比较多奇思妙想的人(一些INTP的特质),在主题探索上,物种与宇宙的关系或者是社会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我所探寻和被吸引的,再者就是特定群体也是我所关注的。

我会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建立自己的灵感库,收集很多不同的优秀作品。时常去思考那些我喜欢的作品他们之所以优秀的点,或者是我可以借鉴的表达手法。

 

另外我也会做Mind Map去记录我的想法,发散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你要明白你所感兴趣的话题的哪一个点是可以切入的,它有什么意义?可以在不同的Social Media下面找寻有否相关的艺术作品,比如Instagram和Pinterest。

 

另外参考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也是很重要的,我的作品集导师给我提供了很多著名艺术家全面的知识,在调研他们的过程中,我受到了很多启发。

Anti-common Sense World/非常识世界截选


这次作品集里我最喜欢的项目是“非常识世界”。

 

非常识世界这个项目批判了人类当下的被规则、常识、科学和经验过度裹挟。群众像生活于同样的工业生产线上,拥有同样的生活方式、节奏、思考方式等。当不寻常或特别的事物/事件出现时,人们往往会变得刻薄产生敌意,否定,将其排斥于“我们所习惯的,正常的集体”之外。

非常识世界/Shape of thought/The Warden is a bird, the prisoner is a man

 

这个项目不是在否定世界运转所需要的规则与常识,而是想借此提出另一面,“过度的墨守成规会失去我们身为智慧生物和具备个人意识的特性与创造力“。而这正是人类发展永远需要的东西。

 

因此我虚构了一个与我们现有世界完全相反的另一个世界,通过一些很简单的常识概念,反省思考并构建情景。

非常识世界/Materialisation of belief/Dying place


这个过程花了半年以上的时间,每张图片都是在不同的场景下拍摄的。为了捕捉一些特定时间点的画面,我甚至专门跑到大山里去等待那个瞬间。

 

最后完成的状态虽然不是最完美,但是他的概念和视觉传达是我这五个项目里最喜欢的,因为我觉得这个项目很“我”。

Ice On Fire/Human maintenance/The Bleeding Plaster

 

在徐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准备作品集,包括很多摄影的理论知识和深度调研,让我强化基础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资料库。很感谢他的指导,每节课他都会在交流概念的过程中,在聊天的过程中帮助我发散性思考。

 

现在回看项目一的时候,手法和内容呈现还是比较稚嫩的,在这个过程中我能看到自己每个项目的成片都在不断进步!

整体项目展示

 

目前我对未来的想法算比较清晰,但也有很多不确定性。我相信很多艺术家或者是摄影师的终极目标都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Studio,对我来说也是。

 

但我很清楚的知道,从构建自己的团队到拥有自己的Studio是需要积累和沉淀的,并不是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就可以了。

 

并不是每一位艺术家或从业者都能有机会将作品呈现于大众面前并获利于此的。

 

当然这些都是后期要考虑和职业规划的事,我现在的短期规划就是毕业后或者在研究生中途,可以从事一些杂志类,画廊工作或者是跟着一些有经验艺术家一起创作并学习。

Deconstructing City/关于:我都蹲在哪儿拍

 

最后,也要在这里感谢一直支持着我的爸爸妈妈和家人、朋友们~ 他们都在我创作的过程中为我带来了很多帮助!

 

 Part 2. 艺术作品集项目导师 

我最开始和李同学进行沟通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她是一个思维很活跃,并且习惯独立思考的人,这也奠定了她成功上岸Camberwell的基础。

沐宸日常作品

 

她对摄影有很多的热情,也在一直拍摄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当时主要的问题在于作品缺乏系统性,以及她薄弱的基本功上,因此我们会主要针对这几点去提升。

Deconstructing City/解构城市

 

同时因为她自主学习能力很强,所以我选择了给她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而我负责在关键点上引导把控,让她提前适应海外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模式,她在几个项目中的进步也十分明显。

Deconstructing City/对“视角转变”下的人造城市的记录与尝试

 

李同学是一个很擅于表述自己观点的人,我们对作品集前期概念性的探讨,以及项目方向的制定十分轻松。

 

当然期间也有不太顺利的地方,也会在某个瓶颈期被卡住,尤其是项目的实际操作(实拍)过程中,由于摄影基础还不是特别扎实,所以她常会遇到一些很难攻克的技术难关。

Anti-common Sense World的拍摄细节讨论

 

但是我和她没有任何消极的念头,经过很多节课的讨论,我们设计好拍摄方案,规划细节,讲解具体的拍摄技术要点,她最终顺利完成了所有项目的拍摄。

 

另外因为是全程线上授课,没有绝对的耐心和信任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而这一点我和沐宸都做到了,最终产出的结果也很出色。

Deconstructing City/Human history is a circle

 

你能够通过她的项目,尤其是在 <Deconstructing City> 和 <Anti-common Sense World>中,看到她是如何将自己的思考、世界观、脑洞、以及独特的审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的。

 


采访编辑/阿诺

 

学员作品/图像等

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添加 一诺 小助手

回复【专业/院校名称】

获取更多学长学姐名校申请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