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如何打造被皇艺米理UCL爱大同时Pick的建筑作品集?

2023-04-19 09:13 免费咨询:400 696 6006

一本一诺建筑空间大满贯学姐被皇艺、米理、UCL、爱大同时Pick的理由:“建筑不是少数者的奢侈品”。在不同语境下,不同文化中,建筑设计是可以很多元,很有力量的。本期案例故事为大家分享的是收获爱丁堡、UCL、米理、RCA等大满贯建筑空间方向的JF同学!

 JF 同学 

 

鲁迅美术学院

环境设计-本科

 

GPA:88.2/雅思5.5

 

收获OFFER

 

UCL伦敦大学学院

MArch Architectural Design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Design

英国爱丁堡大学

MA Architectural and Spatial Design

RCA皇家艺术学院

MA Interior Design

UAL伦敦艺术大学

MA Interior and Spatial Design

悉尼大学

MA Urban Design

hi 大家好,我是鲁美环境设计专业的JF,准备作品集对我来说,最大的改变也许是让我对建筑空间有了更深的体会。

跨学科合作项目四《The Memories Train》


跨学科合作的项目四《The Memories Train》从不同角度记录和探索了睡在火车站的人与车站等公共空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空间设计,引发公众的共鸣和关注

 

过去我对于建筑设计的创作局限在建筑绚丽的外表,浮夸的造型上,但现在我会更关注所见所感,注重空间本质的原始的多感官体验,希望建筑空间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很喜欢艺术家Michele Oka Doner的一句话:“我的母语是沙滩,是护身符,是形状和树叶,是那些小孩子还不会说话时便见到注意到的东西,而那些东西我不曾忘记。”

在火车站为项目四做采访和调研

 

之所以在研究生阶段转申请建筑方向,还是之前常常听到大家说室内转建筑很难,但是建筑转室内就比较容易,于是我天真地认为学建筑出路更多一些。

采访调研

 

但自从开始深入建筑设计,我与很多不同的人交流,在不同语境下不同文化中,我发现建筑设计是可以很多元,很有力量的。它为每个人而战,而不是小部分人的奢侈品。

 

这对我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激励,我也会因此产生更多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所以想在这个领域继续研究下去。

跨学科项目《The Memories Train》


跨学科项目《The Memories Train》:我们想要创造一个空间,用装置物品的展示来叙述他们不堪的生活,我们探索了这些人的身体特征,并使用了编织袋,服装符号等元素进行视觉探索

跨学科项目的照片,麻袋里的是我本人

摄影师:我的超级搭档——张杨杨

 

说来惭愧,我的作品集铺垫了两年,真正开始做花了两年,期间想要去做的事太多了。

 

首先目标要明确,这个真的很重要。目标不用很远,例如我会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然后知道自己接下来需要什么。我是喜欢做计划的人,我的计划会满足两个特点,一个是前瞻性,一个是猛猛冲!

去看喜欢的展

 

前瞻性就是利用信息差去规划一些对未来有帮助的事情。简单来说,如果我要写一篇论文,那我就会提前问问学长学姐老师的评分侧重点和喜好,或者看别人的经验分享有没有提升效率的方法。

 

文献参考我也不会局限于国内,因为国外可能有更多更新的观点和角度,总之比别人多做一步,就会有多一步的收获。

在西南建筑设计院实习学习人工智能软件

 

猛猛冲就是不要害怕完成不好或者能力不行,遇到机会就上,做了总比不做强。多虚心向别人请教,被批评就认真改正,脸皮厚一些。我就是因为脸皮厚吃得开,收获了很多额外的资源。(安利下我在大学期间参与的“一只建筑精”)

 

总之,积极拥抱未来,你会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探索参数化建筑的结构美学,现场搭建模型

探索参数化建筑的结构美学,现场搭建模型

 

其次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面试环节,以伦艺MA Interior and Spatial Design的面试为例。

 

面试官都是很友善的,态度都很好,面试过程就像是在跟朋友聊天,没想象的那么难。而且,面试官如果对你感兴趣,她会和你聊很久,不是像网上说的十几分钟,有时会半个小时起步,所以口语很重要!

 

同学们一定一定要准备所有项目的介绍,最起码保证老师问到时,咱们可以畅所欲言一分钟以上。另外老师会判断你喜欢的方向适不适合他们,所以需要先调查一下学校风格,选择自己适合的研究方向。

 

建议大家留出一周时间去准备自己的面试,可以多写一些模拟问题,然后读熟。面试之前也可以去找外教模拟一下,提前练练心态。

作品集就像是我的小世界,在这里我可以尽情做自己。

 

每一个项目或多或少都加入了我对社会现象,未来愿景等等的理解,我会用有趣的方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Selling Nature/贩卖自然》

 

例如在《贩卖自然》这个项目中,我通过在把自然环境看作珍贵难得的空间体验去贩卖,来讨论人类在未来与自然的关系。

在张永和非常建筑事务所实习调研/北京凤凰中心

 

在准备作品集期间我有参与学校项目,建筑比赛,也有在建筑事务所实习,有被公众号催稿,跟前辈或老师聊天等等都会让我主动(被迫)吸收新的知识,了解不同的领域。

 

再加上我准备作品集的战线拉得比较长,自然选题就很多元。

咖啡店的”七七”经常陪我一起赶图,她是我抱的第一只小猫咪~

 

至于灵感和契机,我的很多项目是结合自己的真实体会确定的选题。我觉得多出去走走看看是十分有必要的。

 

如果想看某种东西,那就走过去看,用鼻子去闻,用手去触摸,这样才能明白它是多么的美妙。互联网知识有时会让人产生一种“了解”的错觉,也直接导致了“憧憬”的丧失。

项目六中古建筑的结构研究及模型制作

 

对于设计立意,我喜欢探讨小但深刻的主题,而不是泛泛选择大众化的议题。

 

还有一点就是要对自己诚实,我不会勉强自己去讨论“元宇宙”、“战争”等等比较热门话题,我喜欢追随自己的内心,与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这样才能给我提供动力。

《Play in the teaching building》


《Play in the teaching building》将游乐园和校园结合在一起,探索建筑是否能够改变学习的方式。

 

至于图纸表现力,我觉得需要提高对美的热爱,多留心生活里意外的惊喜,多去看美好的事物,这也意味着对生活更热爱。有些东西是自然而然发生和存在的,与其纠结效果图好不好看,不如多让自己的眼睛知道什么是美。

 

《Play in the teaching building》

《Play in the teaching building》


Play in the teaching building》以鲁美校园场地为基础,对常规教学楼进行改造设计。

 

前期我比较天马行空,作品集就像个魔幻故事,想法很多但是落实不下去。

 

但进入杨老师的“育儿班”后,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思路变得有条理,而且项目既保持有趣,又很好地表达了我的想法。

 

《Play in the teaching building》将玩乐空间和学习空间结合起来


老师不会把他的想法强加给我,而是不断启发我去思考,探讨方案的其他可能性。在跨学科的课程中也鼓励我去寻找方案在其他学科的延伸方向和表现方法,辩证地看待社会问题,突破学科的局限性。

 

这种多维度的学习方式增强了我的记忆和深入理解,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以产生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我解决了很多问题,并且学会了如何去创造新的价值。

作品集中很有意思的一个项目《Selling Nature》,假设了在自然极度缺乏的状态下,城市环境会发生什么?人类会尊重和爱护这些树木,还是把树木变成利润出售?

《Selling Nature》


《Selling Nature》:一个自然变得“迷失”的现实正向我们走来。一方面,全球自然正在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衰退,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植物生存环境破坏、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以及污染和气候变化,物种正以比过去快千倍的速度灭绝

 

《Selling Nature》叙事建筑的大胆设想

 

在未来超人工技术发展下,许多生产和消费活动适应了新技术,并且技术已经在建筑物中管理所有人类活动,人类90%的时间都在建筑物中度过。

 

自然空间的角色由提供人们的物质需求转变为满足人类精神需求,而体验自然被认为是一种高端的精神享受,于是植物资源被赋予了阶层和经济价值。

《Selling Nature》植物摩天大楼

《Selling Nature》植物摩天大楼


这座为了适应上层阶级而设计的摩天楼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建筑位于已经荒漠化的美国中央公园,向周边富庶区域辐射,以美国红杉树为原型分为地上地下四个部分。

地下为种子贮藏和培育的实验室,地上建筑中含有溪流、瀑布、草坪等等植物景观,底部为华丽的空中花园、建筑中部为植物体验区如观景走廊、阳光房等,建筑顶部为顶级植物观景室,稀有植物被当作展示品供人们参观

 

华丽的摩天楼被当作权力的游戏,我也在这个叙事性建筑的项目中思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让人们去承担对自然的责任。

春天,去放风筝!

 

目前收到的一众Offer 里我最想去的是UCL。因为UCL一直是我的梦校,而且还可以在AD专业认识很多大佬,想想就很兴奋!

 

而且UCL有一门探讨人们与建筑环境的互动和体验方式的课程,以及建筑环境和元宇宙的沉浸式体验和互动,我对这门课程很感兴趣,希望有机会深入了解。

 

最后祝所有小伙伴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梦想成真~

 

 

采访编辑/阿诺

学员作品/图像等

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添加 一诺 小助手

获取更多艺术名校作品集创作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