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室内设计,除了英美国家以外,意大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意大利的米兰理工学院、米兰新美术院等。本期案例故事为大家分享的是拿到意大利米兰理工、NABA等offer的室内设计专业的YY同学。
YY同学
浙江农林大学
环境设计
GPA:3.6
收获OFFER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
Interior and Spatial Design
意大利米兰新美术院
Interior Design
Hi,我是在一本一诺学习室内设计作品集制作的YY~ 大概是因为高中的时候去过欧洲玩,所以从那时候就开始有留学的想法了。
身穿学士服正式毕业啦
直到大学很坚定的报了喜欢的设计专业,但是意识到自己学到的东西其实很少。经常浏览外网作品的习惯让我注意到留学可以学到更灵活和更适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必局限在我们传统印象里的室内设计(内饰家装)上。
例如 米理的室内设计更加偏向空间和建筑设计,他们研究的项目也是我感兴趣的方向。所以我大二的时候就开始为留学做准备了,能够顺利申请到自己喜欢的院校也很高兴!
Part 1.室内设计还可以是什么?
对我来说,室内设计不仅仅是我们通常认知里的家庭装修,它更多的是对空间内人与空间关系的探索:人作为空间的受众,根据空间背后不同的人文历史和地理背景等,建造出以人为本的空间或是建立情感联系的空间。
项目四:Religion Weapon Creature A Practice of Waking in DUNHUANG
我觉得本身探索空间的可能性就是很有趣的事情。加上要思考人的情感,需求等等,某些另类话题的项目调研过程,甚至让我觉得自己在学心理学!
项目四:Religion Weapon Creature A Practice of Waking in DUNHUANG
另外,室内空间和建筑景观都是难舍难分的。在EBEN完成作品集的过程中老师也有教导我:不能把它们单独拿出来思考,当代人所接触到的空间环境越来越需要变得更加灵活。
灵活性允许更多变化,还能够增强用户与空间、建筑环境之间的互动,从而使该空间的体验更具吸引力。这样来说传统的室内设计定义是不够准确的,未来用空间设计这个词可能更合适。(笑)
Part 2.我是怎么准备作品集的?
准备作品集的时候会发现,跟平常在学校完成作业的状态有很大差异。在学校老师会注重结果,只要效果图呈现的好就问题不大。
项目二:Gashouse Renovation的部分调研
项目二:Gashouse Renovation的最终效果图
但在准备作品集的过程中,往往前期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是最多的。充分的前期调研和设计推敲会让后面的成果产出和空间围把握变得顺利很多,其实基于调研的后者才真的在设计。
我的作品集灵感来源于生活和偶尔脑袋里蹦出的想法。最具挑战性的是开题Topic和建模,好的项目一定是基于一个有潜力的好话题。开题需要思考的东西很多,比如要思考话题合理性,要思考项目发展的可能性等。
项目四:Religion Weapon Creature A Practice of Waking in DUNHUANG
总之开题对我来说是难的,这也让我意识到有一个好的老师辅导我开题至关重要,很感谢EBEN的老师顺着我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辅导我发展成一个项目。
其次就是建模,碰到体量较大的项目,建模就很费神,建不出想要的形态对我来说也比较头疼。(小伙伴们为了好的效果实现,软件的掌握也不能落下)
寒假在线下校区自习
在这里表白一下超负责的教务老师!以及带我的导师们,总是能在关键的地方给我指导。我之前有和身边朋友讨论过,她们对我每个项目都是自己想出Topic并发展成一个作品表示很诧异。很多认识的朋友是老师直接给话题,我觉得这样会少很多思考的过程,并不利于养成以后的设计自主性。
所以EBEN的老师深得我心,尤其是YAXI老师。我暑期会在校区线下集训,上课前我觉得她一定是特别严肃的人,没想到线下见面以后发现老师真的很温和。
Part 3.从一个项目发展至整本作品集
我对待喜欢的事情会比较坚定,熬夜也会完成当天拟定的任务,这可能是我最后的倔强了。(笑)另外平常涉猎的东西很广泛,爱看猎奇一点的东西,这可能带给了我更多的灵感。
项目一:Farewell Space of Organ Donor
例如我最喜欢的关于“器官捐献”的这个项目,它可以说是决定了我之后整本作品集走向的一个项目。它是由鲸落这个生物现象联想到中国器官捐献现状发展而来的。
项目一:Farewell Space of Organ Donor
项目中空间的气氛很符合我脑海中的理想状态。加上和朋友探讨死亡这个话题给了我很多启发,大量的背景调研以及和老师无数次推翻旧的建立新想法的过程都很有趣。
项目最终呈现的思路是为呼吁更多的人参与捐赠,我重新设计了“死亡”。即整个项目中,人与建筑都会回归自然,无限循环。我意识到真正的死亡是被遗忘,希望未来个体生命的死亡不再是消逝,而是某种意义的重生,建筑的生命亦是如此。
基于这个项目的完成,我对之后接下来的项目也有了大致的想法。我的整本作品集最终都在思考空间与建筑的生命周期: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空间从非物质的状态转变成物质的状态,“遗弃”迟早会发生,失去了功能的空间逐渐转化为一个符号,又回到最初非物质的状态。
这样的空间超越了原本的时间维度,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意义,会一直投射于过去,当下和未来,重新唤起人们的感情共鸣。
Part 4.未来的计划?
对于未来我目前其实还没有特别确定,因为可以接触到新的东西能学到的太多了,这不就出去接着读书了嘛!
在Other Works中尽可能多的尝试挑战新东西
平常我更喜欢研究和畅想(俗称做梦哈哈)喜欢一些有挑战的东西。当然实践也很重要,社会性的话题我都会特别留意,如果非要选一两个出来,那就是心理和环境问题吧(比如历史遗迹,工业遗产,自然灾害等等。)
旅行的拍摄
加上我本身是乐观主义者,喜欢记录和收藏美好的东西,所以特别能到处旅行到处拍照(放在了我作品集的Other Works中)。同时我也关注社会话题,很希望能从自己的专业出发解决问题。
所以希望在之后的学习和研究生的生活中,不断积累作品和经验,也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最后,也祝接下来的小伙伴们能够申请顺利!!
采访编辑/阿诺
学员作品/图像等
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添加 一诺 小助手
获取更多学长学姐作品集制作干货!